学校新闻
弘扬大别山精神 青春绽放红土地
日期:2025年07月15日     作者:陈灏 许飞    来源: 宣传部    点击数:

(本网讯 陈灏 许飞)大别山精神、抗洪精神、抗疫精神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,都孕育于湖北这片红色热土,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湖北作为三大精神的孕育之地,弘扬三大精神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具体行动,是凝聚支点建设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。7月15日,湖北职院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校内外采访,小切口、大纵深、近距离共同感悟践行三大精神的气场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责任担当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。

直播“疆品入鄂”“鄂品入疆”

7月15日,校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我校南区见到了第26届感恩之星陈燕。陈燕和她的团队,正在进行电商直播。

陈燕团队将新媒体AI技术运用到电商直播中,孝昌、大悟的茶山场景一一呈现,孝感以及孝昌、大悟文化IP精彩亮相,说相声、打快板等有机融入,直播业绩显著提升。

近年来,我校对接湖北省“51020”现代产业集群和孝感“4+2”产业布局,调整专业结构,组建农产品数智供应链专业群,联合成立首衡城·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农产品数智供应链产业学院、华中数智农特产品电商基地等,培育新兴企业、培训带货达人、带动湖北、新疆群众就业。多管齐下,引导新疆优质农产品依托首衡城商户资源、渠道资源和货运通道,汇聚湖北,销往全国。帮助新疆群众增收致富,持续擦亮孝疆互嵌的金招牌。

陈燕的家乡,就是红色土地孝感市大悟县。陈燕与新疆籍同学努斯热提·库尔班江、麦合丽娅等是好朋友。她们相识于学校“孝道中国匠心筑梦 复兴征程石榴同心”演讲比赛。

石榴花开,共同进步;疆湖情深,籽籽同心。陈燕把所学助力新疆小伙伴,从短视频内容策划、平台算法逻辑,到网店运营诀窍、直播话术设计等,倾囊相授、互助成长。

陈燕与新疆籍的小伙伴们一道,积极参加首衡城农产品数智供应链产业学院、华中数智农特产品电商基地的教学活动、实践活动,推进“疆品入鄂”“鄂品入疆”。近期,陈燕团队将代表湖北省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“现代商务贸易与管理赛道”的比赛。

三大精神的宣传者、践行者

6月26日下午,全省弘扬三大精神巡回宣讲活动走进湖北职院。在互动环节,许飞、孙稳洲等同学与省宣讲团成员精彩对话。7月初,湖北职院荆楚石榴红宣讲团成员和各教学院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奔赴全国各地,宣讲三大精神。

传承红色基因,激扬青春力量。财经与旅游学院的“锋”华正茂志愿服务队在“晒书台”社区开展爱心托管,7月15日,面向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开展“大别山精神、抗洪精神、抗疫精神”主题宣讲活动举行。活动通过故事讲述、互动问答、情景模拟、手工勋章制作等形式,将红色精神融入活动,现场反响热烈,各族青少年儿童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成长的力量。

三大精神是时代脉搏与历史的共鸣,抗洪精神彰显“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,不怕困难、顽强拼搏,坚韧不拔、敢于胜利”的担当;抗疫精神凝聚“生命至上、举国同心、舍生忘死、尊重科学、命运与共”的力量;大别山精神体现“坚守信念、胸怀全局、团结奋斗、勇当前锋”的品格。三者根植实践,启迪未来。

活动聚焦“三大精神”内涵,结合青少年儿童认知特点。在抗疫精神宣讲中,志愿者播放抗疫纪录片片段,再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、志愿者坚守一线的场景。孩子们看到防护服上“我是党员我先上”的请战书时,纷纷举手:“我想成为像他们一样勇敢的人!”现场通过红色故事接龙互动,让革命薪火在童言童语中传递。

最受孩子们期待的“红色勋章DIY”环节,志愿者引导孩子们以英雄为原型设计勋章。桌上摆满彩色卡纸、亮片等材料,孩子们发挥创意,卡纸裁成的星芒上,亮片拼出逆行的身影,彩绳缠绕成抗洪的浪涛,蜡笔涂绘出大别山的层峦。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勋章,稚嫩的声音里满是郑重:“这是给英雄的礼物”。手工创作,让抽象精神化为具象表达。

扎根红土地  奋进共富路

红色大别山,乡村振兴新图景。酷暑时节,“中国网事”感动人物熊文文,与乡亲们一道,在忙碌着。

熊文文是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徐楼村村民,中共党员。他的父亲因车祸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导致生活不能自理,他用稚嫩的肩膀,用孝心、孝行托起全家的希望。他用六年时间完成全日制大学本科阶段学习,带着父母上大学,边读书、边照料父母、边打工创业,还清了家里的全部借款。毕业后回到湖北,精心照顾父亲直到去世。为带领乡亲共同致富,他通过湖北省“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”政策,报考并进入湖北职院学习。他学成之后,回到大悟县,扎根红土地,弘扬大别山精神,发展种植业,推进深加工,形成产业链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把孝亲敬老、共同致富的愿景在大别山一步步变成现实。

熊文文常怀感恩之心,常年开展“关爱老人”“关爱环卫工”“公益直播”“公益助学”“爱心早餐”系列志愿服务活动,把孝心、爱心撒向大别山区。他在徐楼村建成新媒体电商培训基地,手把手教大别山的乡亲们、在校大学生掌握电商直播技术和营销技术,把大别山的农产品卖到全国。

“学无止境,熊文文带领我们外出学习,住的最便宜的招待所,吃得很简单”。高邦伟如是说。“但是,他对老人、对乡亲,却十分大方,多年如一日,陪伴老人、捐款捐物是常态”。

大孝无疆,带动乡亲就业,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徐楼村69岁的谭艳芳是“监测户”,丈夫有内风湿,公公99岁。谭艳芳是熊文文工厂中的“称重工”,在家门就业,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。

大悟县芳畈镇徐楼村的新媒体电商培训班结束后,村民程林红就可以直播带货了。“去年,在熊文文的工厂中工作,我每月能拿3500元,今年,每月可达到5000元”。程林红难隐内心的喜悦。

熊文文心心念念老人们,常去孝感市社会福利与康复中心陪老人。谈起“爱心早餐”,大悟县城关镇长征路社区环卫工人付友成竖起大拇指。熊文文情系乡村“孝心工程”,常年为大悟“幸福食堂”捐献生活物资。回乡几年来,为大悟“幸福食堂”、福利院等捐送生活物资价值10万余元。熊文文的大孝情怀和敬老爱老助老的故事,影响了更多的人,更多的青年人从外地回到大悟。种植、直播、公益,成为日常。

熊文文以合作社的方式,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。他流转村里闲置土地500余亩,带动联动附近农民种植合作社种植油菜800余亩、芝麻80多亩、花生300多亩。原材料工厂按照市场价收购。

熊文文把现有创业项目做好做强,他的工厂2022年由300平方米扩至1000多平方米,2023年厂房面积扩大到2600余平方米,通过技术改进,优化生产工艺,最终将热干面改成挂面型,用高筋小麦粉轧制,袋装储存,调料恪守老武汉传统街边风味,并成功申报2项专利。

熊文文在大悟县芳畈镇徐楼村建有6条标准化生产线。工厂高峰期可吸纳100人左右就业,其中60岁以上15人,带动人均年收入增加1.2万元以上,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4.8万元。熊文文与村镇合作建设幸福食堂,为村里30多名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就餐,谱写了大别山孝亲敬老的时代篇章。

(审核:田寿永)